新闻动态

高考后才发现, “走读”和“住宿”差距这么明显, 还好当初没选错

高中家长最近都愁秃头了吧?

选走读还是住校,搞不好真能影响孩子高考结果。

去年湖南有个学校29个考上985的,23个是走读生,这差距太扎心了。

要我说,住校真没想象中那么香,尤其对普通孩子。

宿舍环境听着挺好,实际麻烦不少。

初中高中生哪管得住自己?

晚上熄灯后偷摸玩手机、凑一块聊天到半夜太常见了。

一个宿舍但凡有两个贪玩的,整个屋的学习氛围就毁了。

第二天上课打瞌睡,老师讲的啥都听不进去,恶性循环。

住校生更让人担心的是安全问题。

十几岁的孩子遇到校园霸凌,不敢跟老师说又不敢告诉家长。

有些孩子被欺负了还憋在心里,最后闹出心理问题甚至退学的都有。

走读生至少每天能跟爸妈见面,不对劲了家长马上能发现。

走读最大的优势是学习环境可控。

学校晚自习纪律再严也管不住几十号人,老师不可能盯住每个学生。

回家关上门就是自己的小天地,复习效率翻倍。

睡眠质量也更好,不用忍受室友打呼磨牙的声音。

当然住校也不是完全不行。

特别自律的孩子确实能省下通勤时间多刷几套题。

但这样的孩子能有多少?

多数学生还是需要家长监督的。

别听什么"锻炼独立性"的漂亮话,高中三年拼的就是分数,其他都是虚的。

说到底还是得看自家孩子什么料。玻璃心的、管不住手的、身体差的,真不适合住校。家长有条件陪读的还是走读吧,关键时期别赌孩子的自觉性。

说实在的,选哪种形式不重要,重要的是家长得清楚自己孩子什么性格。内向的孩子硬塞去住校,跟把鱼扔进沙漠没区别。与其纠结住宿方式,不如多观察孩子状态,及时调整才是正理。



Powered by 山东体育大学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